連云港贛榆區海頭鎮鹽倉城村村民向《交廣雙聲道》節目反映,今年3月份開始,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原本用于反映民情的村支部辦公樓突然進不去了,村干部們也都沒了蹤影。
在連云港贛榆鹽倉城村村中心熱鬧地段,分布著一排商鋪,其中有一個門面房的卷簾門一直緊閉著,門的一側水牌上面寫著“贛榆縣海頭鎮鹽倉城村黨支部”幾個大字。(如下圖)
村民們說,這個卷簾門后面是一個大院子,今年3月份以前,院子里有村里的警務室,村民活動中心,農資站等便民點,今年3月份至今,這村部的卷簾門一直緊閉著,后來他們打聽到“村支部書記王明善把三樓的村支部賣了,賣給了底下的一個化妝品店的老板!”
沒有了村支部,村民們上班時間也就找不到了村里的干部,想去反映民情民意,只能互相打聽村干部什么時候來村里,等著他們。今年3月起,村民們就向城頭鎮黨委、贛榆區委區政府先后反映過此事,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答復,村部依舊是緊閉大門。
中共連云港市委組織部查閱資料發現,鹽倉城村的村支部建設并沒有得到上級的任何撥款,辦公樓屬于本村集體所有。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決定事關村民利益的事項,必須經過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10月15日下午,我們見到了海頭鎮鹽倉城村的村支書王明善。王明善表示,因為現在的村部在三樓,百姓反映問題上下樓不方便,所以把這個村支部辦公樓今年3月以46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個人。但他強調,因為這里是村集體土地,此決定是經過了廣泛征求民意,正規履行競拍手續而做出的,所賣錢款全部在鎮里的經管站,但記者想要看到入賬單,被王明善拒絕。
王明善說,村部雖然賣掉了,他們每天仍然在這個三樓村部上著班,百姓們也都知道可以從西邊的小門進來反映問題。
可記者隨后走訪了幾家村民,他們都表示并不知道村支部還在上面辦公,更沒有聽說過反映問題可以走西邊的小門。
10月18日上午9點10分,記者再次在上班的時間來到這個小門旁邊,發現小門仍舊用鎖緊鎖著,敲門里面不見有人辦公的跡象。(如下圖)
隨后,我們將此事反映給了海頭鎮分管的朱鎮長,朱鎮長這樣表示,“有地方給老百姓進出辦事的,不是沒有!很多老百姓不知道這個門,你采訪5、6個人不一定知道,但其他人知道呀!”
有關村部買賣一事,我們也反映給了中共連云港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會立即安排人員調查此事。
(下圖為海頭鎮鹽倉城村村中心繁華地段,一面宣傳“建設新農村”的圍墻已經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