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公共服務“高效辦”再升級!近期,江蘇省醫保局印發了《關于做好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9月起,對我省在職職工省內跨設區市流動就業并辦理新參保的,無需個人申請,由醫保信息平臺自動完成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個賬資金“秒到賬”。一起來了解下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是什么,以及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又有哪些新升級。
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是什么?
醫保關系轉移接續主要指基本醫保參保人員因跨統籌地區就業、戶籍或常住地變動時,應按規定辦理基本醫保關系的轉移接續,包括個人醫保信息記錄的傳遞、職工醫保個賬資金的轉移以及醫保待遇銜接的處理。以2024年度為例,我省在職職工人數約2550萬人,全年轉移接續業務辦件量已超百萬件。
在日常經辦過程中,經常有省內參保人不了解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的相關政策,不知道或者忘記去申請,造成待遇銜接中斷,影響待遇正常享受,比如個人賬戶資金沉淀在原參保地,無法及時轉移至新就業地使用;又比如在辦理醫保退休時缺少參保繳費年限的記錄,還要去翻檔案、查資料等去佐證等等不好的體驗。
現在醫保部門推出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功能,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啦!
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有哪些新升級?
一是業務集成高效辦理,無需“逐項辦”。依托全省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和“一人一檔”全民參保數據庫,將以往參保人員需要逐項辦理的職工醫保參保、醫保關系轉移接續、職工醫保家庭共濟等高頻關聯業務,通過信息系統優化、業務數據貫通,升級為由醫保信息平臺實時精準識別、自動觸發、集成聯辦。參保人員完成省內職工醫保新參保,即可實現關聯業務的無縫銜接,做到“繳費年限跟人走、個賬資金秒到賬、家庭共濟連續享”。
二是醫保數據“多跑路”,無需“申請辦”。主動破解參保人員可能存在的“不知道要辦”“不能及時辦”“不會操作辦”等堵點痛點,重塑業務流程,精簡業務環節,不再需要參保人員主動發起省內醫保關系轉移申請,調整為由醫保信息平臺完成參保狀態的讀取、辦理條件的判斷、業務的自動觸發辦理、辦結狀態的反饋等業務閉環,實現個人“申請辦”提檔升級為平臺“智能辦”,用醫保數據“多跑路”,換來參保人員“便捷無感”享受醫保優質服務。
南京市參保人劉先生對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帶來的便捷體會深刻。去年3月,他將醫保關系從上海市轉回江蘇時,轉出地在辦理醫保關系轉移和個人賬戶資金劃撥就花費了10天左右時間。8月3日中午,新單位為其完成南京職工醫保新參保的同一時刻,醫保系統主動觸發辦理轉移接續業務,劉先生在泰州參加醫保繳費年限信息便自動轉入了南京醫保系統,賬戶資金1355元同步到位。業務辦結“新速度”,讓參保人員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方便快捷!
三是提升基層經辦效能,推動“減負辦”。以往辦理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業務,需要轉出地、轉入地兩地經辦人員在醫保信息平臺上對每一筆業務進行審核、確認、提交等操作,看似簡單但也會占用基層經辦機構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益于醫保信息平臺“自動辦”“智能辦”,在“免申請、即時辦”新模式下,經辦機構整體業務量大幅降低,基層經辦人員從日常瑣碎的操作中解放出來,不再“負重前行”,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疑難個案的處理,更好地為參保人員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四是優化線上服務渠道,拓展“自助辦”。進一步暢通江蘇醫保云APP線上服務渠道,豐富業務辦理功能,實現“自助查”“自助辦”。新增“一鍵查詢”省內多地暫停參保、個人賬戶余額、參保單位、參停保時間等信息,以及參保人員有多地暫停參保記錄,可以自主選擇待轉移的記錄進行申請辦理等配套功能。對于參保人員有在院、欠費等特殊情形的,江蘇醫保云APP也會主動提醒告知,引導參保人員按對應的操作路徑處理。
自試運行以來,全省已自動辦理6.2萬筆轉移接續業務,超7400萬元個人賬戶資金悄然劃轉至新賬戶中,解決了群眾流動就業的后顧之憂,成為醫保強化民生服務助力營商大環境和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新實踐。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彭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