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藥大,去翻閱藥學世界里的每一座‘浪浪山’!”這個9月,中國藥科大學迎來近6000名2025級本、碩、博新生。他們從五湖四海匯聚南京,將在這所藥學高等學府正式開啟人生新篇章。今年,學校各院系融合專業特色與育人理念,打造了一系列創意與內涵并重的迎新活動,跟隨記者一探究竟!
開學“開盲盒”?中藥學院迎新有“料”更有“意”
“同學,這是你的扭蛋幣,可以去那邊兌換專屬種子哦!”中藥學院報到點前,輔導員丁祎銘微笑著遞出一枚枚特制硬幣,新生們好奇地投幣、轉動扭蛋機,隨著“咔噠”一聲,一個個彩色膠囊滾落掌心。
“我們在扭蛋中隨機放置了一瓶本草種子和一張趣味中藥俗語卡。種子類別包括遠志、厚樸、薄荷、決明子、紫蘇、藿香等,每張卡片則配以朗朗上口的介紹。”中藥學院輔導員丁祎銘向記者介紹道,“遠志”有寧心益智心神暢的作用;“厚樸”有助于和胃消積吃飯香,寓意干飯順暢能量棒;“薄荷”辛涼通竅精神爽,寓意開學從容不慌忙;“決明”有助于開眼明目視野清,寓意期末績點亮晶晶;“紫蘇”有解表芬芳身輕揚的作用,寓意換季無恙更健康。
“我們想用這樣一種互動的形式,鼓勵新生親手種下種子,記錄生長過程,期末還可展示成果,而且抽到相同種子的學生可組隊交流。通過這樣的形式將專業認知教育與勞動實踐、朋輩互動相結合,以‘種子’喻‘新苗’,寓意新生與本草共同成長,深刻感受中藥文化的生命力。”丁祎銘說。
祝福墻抽錦囊、良師益友結對,多學院送出“成長禮包”
藥學院報到點,一個小展臺吸引了不少新同學的注意,“博士面對面”的招牌旁,身著紅色馬甲的博士生黨員們穿梭在人群中。
今年,藥學院江寧校區藥劑博士黨支部的42名黨員全員上崗,采用“定點+流動”精細化分工模式,服務新生報到各環節。現場,由博士黨員結合科研和學習經驗,為新生及家長提供學業規劃、專業入門等深度指導,展現黨組織的關懷與凝聚力。
國際醫藥商學院則為新生準備了“5+1”禮包,寓意“六六大順”,5件標準禮品加1件抽獎驚喜,既有實用物品,也承載美好祝愿;外國語學院延續舉辦11年的“良師益友”師生結對活動,為新生配備學業導師,并召開家長見面會促進家校協同。學院定制禮包含U盤、雨傘、校園卡套,分別寓意存儲成長、遮風擋雨、快速適應,可謂是誠意滿滿。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基礎醫學與臨床藥學學院在現場設置了南京今昔對比展板,展現城市復興歷程。學院向新生發放“何其有幸,生于華夏”鑰匙扣及軍事主題明信片,激勵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肩負復興使命。
從”看齊屠呦呦”到考入藥大,她的追夢故事火了!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25級生物技術專業新生樊昊辰,自幼熱愛生命科學,高中獲全國生物競賽省一等獎。“我家里長輩中,有一名老中醫,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我對醫藥、醫學的親近感。”樊昊辰說,外曾祖父行醫六十余載,惠澤鄉里,小學時期,班主任更以“看齊屠呦呦,憑此長精神”贈詩勉勵,至今激勵她前行。被錄取后,她也第一時間向恩師報喜。樊昊辰表示,將踐行“精業濟群”校訓,“未來我希望能夠研發出新藥、好藥,造福更多的人!”
隨著迎新工作圓滿結束,學校將陸續開展入學教育、名師講座等活動,助力新生在藥學殿堂里揚帆起航。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劉正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