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省糧食局副局長張生彬走進《政風熱線》直播室時,徐州沛縣張先生打來求助電話,家里有大量不完善粒超標的等外小麥,按政策國有糧庫不收,自己也找不到銷路。省糧食局調控處會同沛縣糧食局最終為張先生聯系到山東汶上縣一家用糧企業,可以以一斤一塊一毛一左右的價格進行收購。
今年5月底沛縣連續高溫,小麥成熟期提前,收割時又碰上連續陰雨,導致出芽率和芽萌動率偏高。張先生種了三百畝左右的小麥,又收了一些農戶的小麥,因為不完善粒超過了10%,按政策糧食局下屬的購銷公司不會收購,現在手上攤了不少。
在棲山鎮后孟村一個糧倉前,他正在曬麥子。糧食局工作人員看到他用鏟土車來運送,說這樣更造成了破碎粒增加,應該用傳送帶。
“(現在還有多少沒有賣不出去?)四十萬斤左右。(主要是破損?有破損,有出芽的。)(有客商來,有一塊零七分,一塊零八分,我說老張可以賣啦。)樣品拿走以后,就沒有后話。”
這些不完善粒小麥還是有使用價值的,尤其是徐州豐沛地區的小麥在江蘇還是較好的。等外小麥不是賣不掉,只是價格的問題,其中好點可以篩選出來做面粉,最不濟的還可以生產工業酒精。已經找到商機的江蘇永友糧油集團董事長胡永新已經派人在沛縣定點收購。
“我發到廣東廣西做水產飼料,做黏合劑,顆粒黏合。(產生了霉斑的小麥怎么弄?)機器可以拋光。如果嘔吐毒素不超標,衛生指標不超標,可以在里面提一部分做食品面粉。從表層往里面一層層扒,現在工藝是這樣。抽中間一部分還沒有影響到品質的,麥芯粉。但是衛生指標超標,pass了,比如嘔吐毒素、黃曲霉素超標了,那不能干了。”
最終,經過縣糧食局和鎮上的聯系,山東汶上縣一家糧食加工企業愿意收購張先生的小麥。沛縣糧食局副局長朱守東說最近幾天企業會派車輛來拉。
“中糧飼料(公司)最高只出到一塊零五分。我們聯系到山東汶上(公司)出到一塊一毛一。企業考慮到用糧成本,考慮經濟效益。”
沛縣副縣長劉華東說已經要求鎮村和農口部門干部積極對接種糧大戶,他們手中的等外糧近期都能消化掉。
“我們今年商品糧大概32萬噸,大概三分之一,十萬噸等外糧。目前還有兩三萬噸等外糧,每天朝外走。通過無錫永友集團、中儲糧、六合糧食加工企業,包括山東汶上加工企業,陸續有十來家糧食加工企業到我們縣收購。當然對合格的糧食我們是敞開收購的,這是沒有障礙的。”
據當地糧食部門工作人員講,種糧大戶都愿意以接近成本或者微小損失的價格處置等外小麥,因為要趕下一季。大量芽麥困在手中的是那些剛入行的經紀人,他們以為像去年行情那么好,收了不少麥,有的手上有五六百萬斤,割起肉來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