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市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專項規劃》獲專家評審通過,揚州將加強古城消防建設,提高古城消防應急能力。 在揚州的老城區丁家灣一帶記者看到,房子的上方密布著各種電線,不僅巷道狹窄很不利于消防行動的開展,而且消防設施也很欠缺。當地居民:"像這一帶都是上百年的房子,這個地方消防大車子肯定進不來。消防栓哪個巷子有啊。“
揚州市城市規劃編制中心主任工程師楊峰介紹,揚州的歷史文化街區主要以明清時期建筑為主,因此街巷狹窄曲折,房屋比鄰而建:”揚州的歷史街區是揚州古城的核心,它所包含的歷史文保單位、歷史建筑、傳統的一些民居,數量比較多,保護重點比較突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城區的消防救援能力嚴重不足。楊峰:“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它代表一個建筑的防火等級是比較低的,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比較小。電氣化,以及用火用電上面也存在設施老化。安全上也存在沒按設施來作,用火用電上面存在的安全。”
去年開始,揚州市規劃局啟動《揚州市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在《規劃》的意見稿評審會上,專家們紛紛對這份《規劃》提出建議。評審專家鄭路:“撲火至少要讓它不失火,這個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覺得這個方面要加強。”
經反復討論,最終通過的《揚州市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專項規劃》將對東關街、灣子街、南河下和仁豐里等總面積169.34公頃的四個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消防安全改造。揚州市規劃局副局長裴東偉:“對地下的供水管、消防栓的設置,在規劃中也提出來。加密消防栓的設置,同時對一些消防通道也提出來。在保護古城肌理的情況下,對3米、2米、1米5的通道提出了一些提升改造的措施。”
此外,《規劃》中還提出,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以道路為界,劃分網格進行聯防,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包括一些報警和聯動 包括我們社區和居民的聯動 以及和消防部門的聯動 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江蘇新聞廣播 (南京FM93.7)童森、揚州臺記者高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