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記者今天從江蘇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將認真貫徹落實職教大會精神,推動江蘇職教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江蘇是教育大省,也是職業教育大省,現有中職學校198所、高職院校90所,在校生約146.5萬人。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十三五”以來,我省先后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省級財政累計投入達36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江蘇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現“十一連冠”,參加全國教學能力大賽實現“九連冠”。在最近兩屆的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江蘇獲獎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江蘇職業教育每年向社會輸送約50萬名技術技能人才,全省現有高技能人才455萬人,規模保持全國領先。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江蘇職業教育在堅持促進就業的同時,更加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崗位遷移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同時,強化文化基礎知識學習和綜合素養提升,促進高質量就業。近年來,江蘇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
省教育廳副廳長曹玉梅說,實踐教育是職業教育區別于其他類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江蘇圍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這個關鍵點,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保證實踐課時占總課時的50%以上,以此引導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積極推行入學即入職的“訂單培養”模式,招生占比達20%以上。推進“引企入校”、“辦校進廠”等校企深度合作,建設291個省級中職現代化實訓基地,100個省級高職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 200多個滿足實訓教學要求的校內工廠,其中100個生產型實訓基地獲得教育部認定,系列舉措有力支持了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增長才智。”
與此同時,將職業教育打造為緊密聯系行業企業的跨界教育。蘇職業教育堅持“跳出教育看教育”,建立了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健全職業教育統籌發展機制,有效整合政校行企各類資源,與華為、精雕等一大批大型企業合作建設產業學院,直接掌握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僅2020年,全省高職院校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就達到34.36億元。
暢通學生不斷學習的渠道和路徑。實施中職與高職、中職與本科、高職與本科等三類現代職教體系試點項目。中職學生通過試點項目已經升入高等學校就讀的有5萬余人。努力推進普職融通,在56所高中階段學校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累計招收12663名學生。省教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徐慶說:“教育部剛剛頒布了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一體化設計的專業目錄,目錄設計融入了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為構建縱向貫通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了依據。下一步,我省將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繼續在長學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印發《深化新時代江蘇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辦法》,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和辦法。遴選建設200個中職名師工作室。依托江蘇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建立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其中9個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占全國總量的10%。立項建設首批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單位56個,13個團隊獲得教育部認定,總數全國第一。探索建立中職學考制度。引導中職學校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每年報名參加中職學業水平考試人數10萬余人。
進入“十四五”,江蘇職業教育站上新的歷史起點。省教育廳將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搶抓發展機遇,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著力發展貢獻度高、認可度高、滿足人人終身發展需求的現代職業教育。
記者 沈楊